始于70年代,國內馬弗爐經歷了加熱方式的轉變、結構的轉變和控制系統(tǒng)的轉變。自90年代開始,我國爐子無論在結構設計、溫度均勻性、使用穩(wěn)定性、故障率、自動化程度和能耗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。溫度控制的精確度直接關系到企業(yè)正常生產和檢測機構的化驗結果,同時保證產品的質量。因此,定期校準儀器,對于保證長期生產過程中溫度的準確性、提高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。
系統(tǒng)整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
(1)標準熱電偶裝線、接線均在電阻爐斷電的情況下進行。
(2)將標準熱電偶測量端放置在靠近樣品分析位置的地方,但不得觸及樣品或爐壁,以免污染或損壞標準熱電偶。
(3)當溫度達到控溫點后,為了保持爐溫的均勻和穩(wěn)定,應先控溫30分鐘再讀數。由于電阻爐二次儀表與毫伏表的顯示不同步,所以每輪讀數時要讀出毫伏表的較高和較低值,相應地讀出二次儀表顯示的較高和較低值。
(4)測量爐溫均勻度必須在空載條件下達到熱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對于帶有風扇的電阻爐,測量過程中風扇要正常工作。
(5)如果示值有很大的偏差,就要檢查爐子是否正常工作。例如,為了防止控制儀表熱電偶的不銹鋼保護管和爐絲短接,在控制儀表熱電偶上又加了一根絕緣瓷管,這樣可以使控制儀表熱電偶實際露出的長度短于熱電偶保護管8~10倍;安裝在爐壁上的控制儀表熱電偶孔要密封嚴實,以防附近區(qū)域熱量散失。在實際中,采用一定的措施,可以降低爐內示值誤差絕對值較大的現(xiàn)場校正值。
(6)標定完成后,不能迅速取出標準熱電偶,以免損壞熱電偶,縮短熱電偶壽命,或迅速打開爐門,否則會損壞爐膛。
以上內容來源于洛陽華熔窯爐有限公司官網:http://www.thevolksgathering.com